中国国土资源经济

守护绿水青山 实现金山银山

——写在“两山”理论提出20周年之际

本刊编委 王联军
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这一科学论断,由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于2005年8月15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。经过20年的发展完善与实践升华,“两山”理论已经成为习近平经济思想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,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,自然资源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和深入践行“两山”理论,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,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,为推动新发展理念落地作出新的贡献。

自然资源资产清查与确权登记推动绿水青山的合理开发利用。自然资源部统一履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,结束了自然资源多部门分散管理的局面。通过对水流、森林等八类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,划清不同所有权、不同类型自然资源之间的“四个边界”,为“主张所有、行使权利、履行义务、承担责任、落实权益”的所有者职责的全面履行打下了基础,实现了对自然资源的资产清查、确权登记、有偿使用、收益分配等全链条管理,有利于自然资源资产的合理配置和责任落实。

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现了对绿水青山原生生态的更高效保护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自然资源部门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“多规合一”改革,形成涵盖“五级”“三类”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,统筹划定“三线”,明确农业、生态、城镇空间用途管制的底线边界;制定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,明确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、一般控制区等不同区域人为活动管控规则;构建起规划编制审批、实施监督、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,为用途管制提供制度保障,形成了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、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,实现了对绿水青山原生生态最严格的管护。

生态保护与修复实现了既保护绿水青山又创造“金山银山”的双赢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“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,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,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,持之以恒推进生态建设”的要求,自然资源部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观、整体观,因地因时制宜、分区分类施策,实现各类自然资源整体保护、系统修复、综合治理;持续学习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“厦门实践”经验,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;完成了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,新设立一批国家公园;全力打好“三北”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;实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;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,畅通“两山”转化通道,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。

20年来,“两山”理论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,形成了一大批可复制、可推广、可持续的资源开发治理模式,为世界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“中国智慧”和“中国方案”。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中,自然资源系统要深刻领会、把握“两山”理论精髓,牢记“两统一”核心职责,着力推动自然资源安全高效永续利用,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再立新功。

上一篇:本刊编委 吕宾 ▏ 进一步加快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